以表代账:违法违规行为的背后
什么是以表代账?
以表代账(表外账、空白账)是指会计人员在记账过程中,故意遗漏或者虚构一些财务信息,将账目中正确的数目直接填在“其他应付款 - 待对账金额”这个科目中,然后通过报表等其他形式提交给税务部门等相关机构。在记账过程中不进行账目记录,这些记录在报表内部完成,从而达到掩盖违法事实的目的。
以表代账的危害
以表代账是会计人员或企业财务人员为了偷税漏税、造假等违法行为,采取的一种手段。由于该方法不对外公示,并且被采用的企业也不会与税务机关或其他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会计信息的沟通,因此很难被发现。以表代账的危害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会计信息混乱,导致质量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2. 企业不愿意与税务机关、司法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沟通,难以相互理解双方的利益关系,进而产生相互推诿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3. 企业造假和偷税漏税、逃税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税收公平竞争的审慎态势,使得整个社会都面临着经济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威胁。
相关规定
会计法、国税总局等相关法规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标准,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记载所有经济业务活动。财务报表中的内容,应当是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常账目务虚,并在以后的业务年度内反映帐面值,不得窝案弄虚、滋生空白等现象。任何个体或企业如有以表代账以及其他偷漏税款、假公章、冒名顶替等行为,一旦发现,均应及时举报。
如何有效地避免以表代账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避免以表代账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会计管理制度,并在制度规范中规定明确、明确地规定了会计师的职责、权利和法定任务,并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风控等部门,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企业也可以请相关外部机构,例如知名会计牌照机构等来进行专业的会计管理和评估,以便为企业提供透明可靠的财务信息。
针对个体而言,重要的是要树立规范会计制度、重视会计规范,及时开展各种会计信息沟通和申报。如果有未避免以表代账等问题,应当及时向内部审核部门、外部监管机构等相关机构举报,坚决避免企业假公济私、以表代账等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